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2014,改革和结构调整是最重要的两个政策目标,其他所有的措施大部分是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环境。

总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,五个看点值得关注:

第一,  增长指标是柔性的。经济总量的增长本身不是主要目标,增长是为了给改革和结构调整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基础。“先破后立”和“边立边破”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平稳性完全不同,因此,把增长指标定在7.5%与其说是“保就业”的需要,不如说是“增强市场信心”的需要。

第二,  通胀指标是刚性的。把居民消费物价控制在3.5%左右,对于新一届政府是严峻考验:2014年,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物价形成一定的压力: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,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仍会持续,制造业和服务业人工成本的上升必然推升物价水平;铁路、电力等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可能推升火车票价、电费、水费等公共产品的价格;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逆转可能导致进口原材料和商品的成本上涨,形成汇率驱动的通胀压力。在这三个压力下,2014年要把通胀率控制在3.5%以下需要货币政策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有效协同。

第三,  消化过剩产能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。今年要淘汰大量过剩产能,包括削减2700万吨钢铁产能、4200万吨水泥产能和3500万标准箱的平板玻璃,传统产业去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举措,俗话说,不破不立,只有传统行业大量僵尸企业、僵尸项目彻底退出,才能保证社会资源充分流向新兴产业和高效率企业,中国经济结构真正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去杠杆,而是资源从夕阳产业转向朝阳产业的杠杆转移;与此同时,政府报告明确提出:2014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3.9%,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%,从长期来看,环境保护应该是防范为主,治理为辅,通过改变能源消耗结构,降低煤炭、石油等化石类能源的消耗,提高水力、风力、太阳能等非化石类动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才能在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发展可持续性。今年,要“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”,靠污水处理这种尾部治理手段明显不如从保护水源入手。总而言之,节能和环保是2014年政府工作硬指标。2月份,汇丰非制造业PMI指数51,环保上升0.3个点,和制造业指数48.5形成鲜明反差,官方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5.0%,远高于制造业PIM指数(50.2),其中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及公共设施管理业、航空运输业、邮政业、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、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、道路运输业、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PMI位于60%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,和制造业PMI下行趋势产生明显背离,可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奏效,2014年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强化。

第四,  通过对公权力的制度约束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。“实施全面规范、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”,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,同时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,并公开所有财政拨款部门的“三公”经费。如果说,2013年反腐倡廉只是治标,那么2014年的预算公开则是治本——从制度上扫除腐败的根源。

第五,  通过简政放权提高制度效率。“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”,尤其是取消和简化企业投资的前置性审批,“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”,从审批的政府逐步过渡向负面清单管理的政府,是提高制度效率的有效举措。

最后,人的城镇化将是2014年政府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,无论是1亿人落户城镇,还是1亿人的棚户区改造,最后都会增加居民增加对家电、汽车和其他耐用消费品的需求,同时,随着社保体制的改革,1亿人落户城镇也使得增加医疗、卫生和教育消费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。

总而言之,从政府报告落实到具体指标的各项政策看点来观察,2014,改革和结构调整是最重要的两个政策目标,其他所有的措施大部分是为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环境。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林采宜

林采宜

84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。现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、复旦大学兼职教授、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,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。

文章